禹音:本净舌战群僧,力克群雄辩三夜
2018-08-31 16:22:59
  • 0
  • 0
  • 0
  • 0

天宝三年(744年),一位朝廷的使者来到江淮之间的司空山麓,他是为玄宗皇帝采集一种叫作“长春藤”的中药而来的。在这样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在一座破烂的茅棚里,中使大人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位叫做本净的和尚。

本净的威仪和谈吐立即让这位使者对他刮目相,中使大人断定,他所见到的,定然是一位难得的高僧

“尊敬的禅师,弟子虽然混迹于俗世,但是,对于生死大事,弟子还是略知一二的。这些年来,弟子一直仰慕佛道,请和尚发慈悲之心,救度弟子出离生死苦海。”

本净说:“大夫来自京城,那可是帝王之地,当今佛门大德们都集中在那里,你应当向他们问道啊。拙又老又病,毫无知识见解可言。”

在中使大人一再地施礼请求下,本净说:“请问您是来求佛呢,还是来问道。如果是来求佛,殊知本心就是佛,只须回到你的本性上去,就会知道,自心清净即是佛。如果是问道,殊知无心便是道。”

似解非解的中使大人听了本净的解说,觉得十分新鲜,因为在京城,那些受到皇上宠爱的僧人所宣扬的不过是如何持戒,如何忍辱,如何布施,如何苦行,而这位与山兽为伴的僧人却认为那一切不过是骗人的把戏,而真正的禅是人心里的自我解脱,是人对自己的解放等等。

“今天和尚一番高论,真正是让弟子如梦方醒啊。”中使大人感慨地说,“如此看来,以前的功夫真是白费了。”

于是,使者将山里所遇秉报于当今皇上。因此锁在深山人未识”的禅师开始走出他幽居的山林,走向京城。在皇帝的金銮殿上,无数当今的名僧为维护传统的佛教地位而与来自山野的本净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较量。

来自中国第一寺河南白马寺的僧人首先向本净发难:“禅师你说无心是道,既然无心,佛有心吗?”

本净说:“山僧我认为,所谓佛,只是人们对智慧的虚妄的称呼,道当然也是如此,二者都是不实的,又哪里有心可言。”

一位僧人指着那幅高高悬挂的金绣佛像说:“大山僧,你怎敢称佛是无心的呢?”

本净笑了笑说:“你所指的不是佛,而是释迦牟尼。二者本不是一回事。所谓佛,不过是人们对智慧的一种虚妄的假设罢了。你连这个也不懂吗?”

一位叫惠真的和尚连忙出来打圆场道:“佛与道就算像你所说的是一种虚妄的假设,那么,当初又是谁来设立这一名称的呢?显然,那设立者就是释迦牟尼既然有设立者,您怎么能说他是无心的呢?”

本净说:“佛也罢,道也好,那是永恒存在的它不以释迦牟尼的产生而产生,不由释迦牟尼的消失而消失。”

又一位高僧说:“如果佛与道都是虚妄假设的名称,那么,十二部经典应该是真实不虚的了吧。从前的高僧大德们可都是代代相承,以经典为依据来修道的啊,你能说那都是虚妄的吗?”

本净说:“是的,十二部经典都是符合道的。但是大德您理解错了。如果一个人违背了道而去修习经典,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殊知道本来无须修习,但是你们这些高僧们却执意去进行什么修习;道本来无须作为,可是你们这些高僧们却无端地生出许多事来,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者自扰之;道本来无须做什么,可高僧们却偏偏整天忙忙碌碌。可怜啊。当初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正是要人们摆脱各种心的羁绊,做一个快乐无双的人,可高僧却整天被一些名利上的事弄得昏昏然,这不是违背了道吗?”

群僧们一个个哑口无言,默默地坐在那里不知所为。本净于是又随口念了一首偈子:道的本体无须修,不修自然符合道;如果产生修,此人恰未理解道;清净本性抛一边,无事自忙闹浩;碰上所谓修道人,切勿与他打交道。

这场力克群雄的辩论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最后当然以本净的胜利而告结束。本净的胜利并不在于他力群僧,从而获得了玄宗赐予的“大晓禅师”的谥号而是他在传统的佛教盛行于世的时候,以禅者的智慧和山僧的勇气向人们阐明了无数的禅师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所得出的真理:真正的解脱不在外界,而在自己的心上;人只有最终战胜了自己,他才能战胜一切。

一些佛教史的专家们特别看重荷泽神会在天宝四年(745年)的进京活动,认为这是禅宗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实,神会的进京,不过是为南宗的地位而来,他的到来,为南北两宗的长期对立营造了浓烈的火药气味而本净的进京,才真正将禅宗的精神带到了喧闹的京城,从而使人们真正认识了禅宗的本质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空山为禅宗培育了最初的种子。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